《中国教育报》刊文介绍亚娱体育平台丨集团有限公司美术学院翁振新教授的创作

时间:2010-09-26浏览:368设置

921,《中国教育报》第11版文化版,以《笔墨里的家园之恋——翁振新写意人物画印象》为题,用半版篇幅,图文并茂地解读了亚娱体育平台丨集团有限公司美术学院翁振新教授的作品。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在解读翁振新作品的过程中,时时发现他对家园、对故土的反顾和讴歌。充满了情感,充满了诗意,不过他总是从本质层面对人生况味加以艺术表现,那就是苦涩。

笔墨里的家园之恋

——翁振新写意人物画印象

李新平

 

不久前应福建省画院之邀赴闽采访,有幸结识福建省水墨人物画领军人之一的省美协主席翁振新先生。近日进京参加“锦绣海西——福建省当代美术晋京大展”,再次同其叙旧谈艺,不仅为他参展的惠安女新作《磐石记忆》的内涵精神和气势笔墨所激励,为其才情灵气所振奋,更为其热情质朴、真诚厚道的人格和其热爱生活的艺术人生之经历而感动。

故土乡恋

    20多年来,我的目光一直投向惠安女,我选择惠安女的生存空间和文化心理状态这一母题进行中国画创作,心里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惠安女审美情结……这些年来,我苦心搜寻发现惠安女的美。那带有咸味的闽南风情,那风姿多彩的惠安女,那无数逝去的悲怆揪人的故事,犹如呼啸的海涛一次次地冲击着我心灵的堤岸,不断唤起我内心的创作激情。”翁振新在一篇论文中道出了自己的故土乡恋和对惠安女的钟情。他已把这些都化作了艺术创作的激情,正是在这股激情的迸发中,他完成了一幅幅震撼人心、夺人眼球的精彩之作。

    翁振新出生于福建莆田湄洲湾之滨,惠安女奇特的服饰、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善良美丽的心灵,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当其于福建师大美术系毕业走入美术界之后,自然而然就把惠安女当作创作的对象。

    在《春韵》中,碧绿清新的芭蕉叶下,4位美丽苗条的淑女身着特有的服饰,游春赏景,窃窃私语。那美丽祥和的春讯气息,使人神清气爽、陶然忘忧。在他将惠安女的形象演化成古装仕女的《春江花月夜》中,7位美女弹琴吹箫奏琵琶,柔美的身姿、倩丽的面容、悠扬的音韵,组成了一幅古典与新潮相融合、写实与写意相辉映的美丽图卷,使人心旷神怕。故土乡恋给了翁振新以创作的向往,惠安女的美丽给了翁振新对艺术的钟情,从此,他把对惠安女的艺术创作纳入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人生之中。

歌颂生命

    绘画世界本质上是生命世界的折射,只有包含伟大生命意识的作品,才能产生持久的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随着对生活的贴近,随着艺术境界的不断提高,翁振新对惠安女的创作已不再单单囿限于一般层面上的赞美。在新的创作的催动下,他开始了对原始材料的梳理,对惠安女的生活习俗与心理状态的深度探寻和对充满活力的生命体的新探索。

    正是从对惠安女深刻的生活、生命的体悟中,翁振新既因那壮观的劳动场面和甜美的生活情绪而振奋了心灵,还通过她们身心透露出的一种无言的忧愁和苦涩的情怀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他在创作中感悟到惠安女身上刚柔相济的双重性格特征十分契合自己的创作心境,也十分适合水墨画的表现,由此便逐步将对惠安女的创作从单纯的风情美转向了“生命之美”,着力通过把握内在的“真实”来揭示其深厚的精神实质。

    在《嫁给大海的女人》中,他用水墨皴擦出大海、渔船,作为背景和前景,坐在船头的美丽少女那注视的目光似乎在憧憬并思虑着自己的生活前景和未来前程,其他几位年轻女性有的回望大海,有的注目岸边,似乎在劳作之余回首着生活的艰辛与甜蜜。而那位皱纹满面、神情肃穆的老者,既显现出了生命所历经的岁月的沧桑,又流露出了一种坚韧和一种无奈,给人带来了一种生命的感悟和精神上的哲学思辨,把画作的主题精神深化到了人们的心中。在翁振新的同类作品中,他以写意的笔墨、率性的方式显示了生命的强悍,呈现出了浓郁而丰富的生命气息,这便是翁振新对生命的鲜活感受和身心体验。大海、渔船、石岩、惠安女成了翁振新的生命景观,也成为了极具魅力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文化方式。

    大海和惠安女是一种伟大的生命现象,对她们的表现本质上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与弘扬。在翁振新的作品中,生活现实被提升为形式、意象、语言和笔墨秩序,进而以观念、形式显示出思想尝试和艺术把握的生活力度。同时,画家在取材和相关的形式、语言、技法上也回归朴实与自然,使生命的野性与欢悦相伴,沧桑与信念相伴,柔美与刚强相伴,悲凉与雄壮相伴,在《无声的辉煌》、《惠风和畅》、《母亲港》、《渔归》等作品中,那单纯的结构、典型的意象,都体现出了特定的美感气息与品质特点。

生命意识在翁振新的绘画作品中成为有别于庸常经验的新创造。他将表现性的笔墨意象符号——惠安女转化成为承载生命意识的象征形象。在笔墨风格的表现上,他以书入画,将渴笔焦墨、飞白舞动与水墨氤氲、漫溢抽象等表现手段因画而施,因兴而发,在率性的笔墨中浑洒着乡野和大海的单纯、浪漫和天真。这种单纯、浪漫与天真,使其作品显示出生命意识的强大力量,体现出了生命热情的涌动和生命活力的张扬,因此,他所追求的生命质地,也显示出了他那超人的才华和独特的美学追求。

苦涩美感

当惠安女引发他的创作情思并呈现到他的笔端时,他的作品带给人们的是沧桑的人物命运与生命的坚韧熔铸在一起的具有悲剧美的苦涩美感。而细细品味中,这苦涩的美感则令人心动,引人思辨。

    惠安在历史上曾是有名的“穷县”,男人大多出海捕鱼或外出打工,惠安女人用血肉之躯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早年曾以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英雄豪情声名大著,上世纪60年代初“八女跨海征荒岛”的佳话曾轰动全国。作为过来人,翁振新又亲自查看了八女开荒住过的洞穴、挖掘的水井、种植的果树。在这著名的石头之乡,他看到了妇女们身穿不遮腹的衣服,以独特的方式合力抬扛着一条巨石来筑堤防洪,深深感受到她们那柔弱的身躯下蕴藏着的刚强力度,感到她们仿佛已同花岗岩混为一体,一种深沉厚重的承载压出了他的创作激情,使他即兴创作了他的名作《磐石无语》。他以强大的纪念碑式的团块结构,画出了蓝天白云下妇女们抬扛巨石的场景,并在前面添上了两位休息的妙龄少女,使画面在雄浑和凝重中又不失松动的笔墨抒发,使人们看到了惠安女的坚强,也体会到了她们的艰辛、沉重和苦涩命运,给人们带来了历史的回顾、哲学的思辨和心灵的震颤,此作当年荣获全国中国人物画展览最高奖,引来了如潮的好评。

20108月,福建省当代美术晋京展中,翁振新和翁东翰合作,又创作了《磐石记忆》,在惠安女抬巨石的主体画面中用浓墨皴擦技法进一步增厚了沧桑感,并在主体画两旁画上了16个惠安女头像,他用少女的美丽、中年的沉重、老人的沧桑叙说出惠安女的人生历程;他用远望、静思、微笑、愁绪等多种面部表情,揭示了惠安女的内心世界;她的惠安女在美术史河中独树一帜,给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与探索带来了有益的启迪。

    翁振新的许多画作,试图以惠安女为载体,着力诉说中国劳动妇女的命运,表达他对劳动妇女精神的理解与体悟,这里深深融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人生体验,也使他的创作情绪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在描摹惠安女时,用心读懂了她们身上的一种无言的忧愁,每一种苦涩郁结的情怀。他把自己的同情写入了画作《女人海》、《母亲的港湾》等,他有意在画面中增加了描写老年妇女的分量,透过她们脸上雕刻的风霜,目光流露的沉郁,来倾诉几代惠安女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中,8位老年妇女虔诚的祈祷、凝望的企盼以及子孙们的凝望,像一座活化的望夫石,凝聚成了一股辛酸,把因历史原因造成的两岸分隔、亲属分离的悲剧演绎得如泣如诉。

在解读翁振新作品的过程中,时时发现他对家园。对故土的反顾和讴歌,充满了情感,充满了诗意,不过他总是从本质层面对人生况味加以艺术表现,那就是苦涩。因为只有苦涩,才能准确地表达他对生命本质和艺术本质的理解,也只有在“苦涩”的意义上,故土、家园才能与生命、精神相联系,并成为精神象征的整体。

 

翁振新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亚娱体育平台丨集团有限公司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福建师大美术学院院长。翁振新长期潜心于高等美术教育、中国人物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和地域特色,尤以表现惠安女的独特风格而享有声誉。作品《磐石无语》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人物画展览并获得最高奖。《郑成功》、《无声的辉煌》、《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中国典故造》、《嫁给大海的女人》、《穿越》入选全国美展。出版有《翁振新画集》、《当代中国画名家翁振新》等著作。

磐石记忆

  (宣传部)     

返回原图
/